您的位置: 首页 > 学术交流 > 学术讲座 > 正文
“吕进诗学讲坛”第3期《新诗与大众的距离还有多远?》成功举行
发布时间2021-04-19 11:32:48     作者:    浏览次数: 次

     2021年4月13日晚,《星星》诗刊杂志社编辑任皓老师应邀做客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,从诗歌编辑的角度围绕当下诗坛的几个热点话题,探讨新诗与大众的距离。本次诗学讲座由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,新诗所所长向天渊教授主持,新诗所副所长魏巍副教授、新诗所全体硕博研究生及部分其他院系同学参加此次讲座。
     任皓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《星星》诗刊的历史。创刊于1957年1月1日的《星星》,是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本诗歌刊物。创刊号中流沙河的《草木篇》、日白的《吻》引发了一场风波,《星星》被迫停刊,直到1979年10月才得以复刊。《星星》复刊词中“天上有三颗星星,一颗是青春,一颗是爱情,一颗就是诗歌”这几句温暖的话语,至今仍被用来激励写诗的年轻人。伴随着80年代的诗歌浪潮,《星星》诗刊进一步繁荣,目前已推出四类刊物,包括《诗歌原创》《诗歌理论》《散文诗》《诗词》,并举办大学生夏令营、年度诗歌奖和诗歌公益进校园等活动。
紧接着任皓老师谈到讲座的重点,即诗歌研究与当下诗坛生态的距离。她认为这个距离分为三类:古与今的距离,研究与现场的距离,小众与大众的距离。古典诗词凭借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节目吸引全民关注,而大众对新诗的认知仍停留在现代诗阶段,对于当代诗歌却几乎空白;学院派诗歌研究理论与民间诗歌创作现场处于脱节状态;市场商业选择下文学期刊的窘迫境遇,网络的发达使得诗歌门槛变低……种种问题揭示着新诗面临着多种困境。
     讲座继续推进,任皓老师论及贾浅浅诗歌事件引发的全民讨论。在她看来,贾浅浅诗歌事件的本质,是公共话题与专业分野的问题,背后是舆论思维与专业意识的巨大差异。诗人的尴尬身份,诗歌的边缘地位,外界对新诗的夸张想象,网络话语权的低门槛,共同导致网络戾气的滋生。她还谈到,多数舆论介意的关键问题其实是贾浅浅的特殊身份,民众担忧的恐怕还是资本或权力话语渗入文坛,尽管这些隐忧未必针对个别人,而是长期以来舆论场上的惯有思维所致。任皓老师特别提及的是,网络上对贾浅浅诗歌的评价带有片面性。在自媒体时代的众生喧哗中看到多元观点、多元价值具有重要意义,也只有当文化作品足够丰富多元时,我们才有更多的选择性。另外,文化作品评价与公权力也要多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态度和诉求,抛却主观偏见,不为时事所困。作为诗歌创作与研究的相关人员,我们更要抛开大众偏见,拉近双方距离,普及当代新诗,为当代新诗正名。
     讲座接近尾声时,任皓老师分享了近期诗歌现场的热点话题,特别是诗歌“征文体”的争鸣与抗“疫”诗歌、新时代乡村题材诗歌的兴起。任皓老师还热心地向同学们介绍《星星》诗刊期刊的投稿要点,并期待大家对《星星》给予更多的关注。讲座结束后,向天渊教授对任皓老师的到来表示感谢,并祝愿《星星》愈办愈好,本次诗学讲坛圆满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