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雪松教授
发布时间2024-02-23 21:43:22     作者:    浏览次数: 次

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邱雪松(1981.03——),男,四川古蔺人,文学博士,教授,研究方向“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出版关系”。

教育经历:
1999.09—2003.06,西华师范大学,汉语言文学教育,获学士学位。
2003.09—2006.07,四川师范大学,中国现当代文学,获硕士学位。
2006.09—2010.06,华东师范大学,中国现当代文学,获博士学位。
2014.09—2015.06,北京大学,访问学者。
2016.10—2017.09,伦敦大学SOAS学院,访问学者。
荣誉:
重庆第一批“重庆英才·青年拔尖人才”。(2019)
兼职:
《重庆日报》“思想”周刊青年库专家(2018)
CSSCI期刊文章:
1. 关键词与史料:谈现代文学出版史研究,《现代出版》,2020年第2期。
2. 从《我对于编译丛书底几个意见》谈五四后的郑振铎,《新文学史料》,2019年第4期。
3. 制造“新青年”:五四前后的郑振铎,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,2019年第2期。
4. 启蒙与生意之间:五四新文化与出版业关系论,《文艺研究》,2018年第7期。
5. “太精明的标本”:从鲁迅谈开明书店说起,《鲁迅研究月刊》,2018年第5期。
6. 略论开明书店版税版权表,《新文学史料》,2018年第2期。
7. 大势与人事:1949年后的开明书店,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,2018年第4期。
8. 呈现与建构:关于袁可嘉《论新诗现代化》的思考,《文艺争鸣》,2017年第8期。
9. 从“生意”到“政治”——以建国初开明书店教科书为中心的讨论,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,2017年第4期。
10. 从“新知”到“开明”——访欧阳文彬,《新文学史料》,2016年第2期。
11. “遗产”与“界碑”:《朱自清文集》出版论略,《文学评论》,2015年第2期。
12. 新论1949年叶圣陶“北上”缘由,《新文学史料》,2013年第2期。
13. 一切为了青年:论《中学生战时半月刊》,《出版发行研究》,2013年第11期。
14. 开明书店与《朱自清文集》,《读书》,2011年第5期。
15. 论《创业史》“叙述”的意义与突破,《文艺理论与批评》,2011年第4期。
16. “新性道德论争”始末及影响,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,2011年第5期。
17. 从“新诗主体论”到“新诗二次革命论”,《西南大学学报》,2011年第5期。
18. 历史与想象——关于“九叶诗派”的思考,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8年第2期。
19. 赵树理与“算账”,《文艺理论与批评》,2008年第4期。
人大复印资料转载:
1. “太精明的标本”:从鲁迅谈开明书店说起,《中国现代、当代文学研究》,2019年第3期。
2. 启蒙与生意之间:五四新文化与出版业关系论,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·出版业》,2018年第11期全文转载。
3. 农村与城市:关于《山乡巨变》的另类思考,《枣庄学院学报》,2008年第2期。《中国现代、当代文学研究》,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。
北大核心:
1.合流的抗争与难料的宿命——开明版《闻一多全集》出版前后,《现代中文学刊》,2014年第4期。
2.论鲁迅小说与古代小品关系,《名作欣赏》,2007年第11期。
普通刊物:
1. “行”与“言”的背后:论开明书店的古籍出版,《出版史料》,2019年。
2. 开明书店版权表释读,《新闻出版博物馆》,2018年第2期。
3. 1930年《开明英文读本》官司考述,《中国出版史研究》,2018年第3期。
4. 莫言,为什么与下一个,《文汇报》,2012年12月24日。
5. 《明社消息》与《开明通讯》:开明书店的两份内刊,《郑州师范教育》,2012年第5期。
6. 一个五四青年的失败,《方圆》,2012年第18期。
7. 电影《色,戒》就是“色”戒?《艺术广角》,2008年第11期。
8. 一份被忽视了的准同仁副刊——《大公报·星期文艺》论,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》,2007年第2期。
9. “中国新诗派”与《大公报·星期文艺》关系论,《楚雄师范学院学报》,2007年第1期。
10. 《寒夜》人物塑造中的阴影——论巴金创作的男权意识,《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》,2005年第4期。
访谈:
1. 从“练习生”到“工会主席”,《出版史料》,2017年第2辑。
2. “现代化”也是一个趋向失控的历史过程——访王晓明教授,《红岩·重庆评论》,2013年第4期。
3. 在回到震区的路上,《热风学术》第2辑,2009年。
4. 如何反思,才能对社会有所裨益?——访问钱谷融,《文汇报》,2007年12月1日。(联合采访,第一署名)。
书评:
1. 尽美未尽善:评《中国出版家·章锡琛》,《新闻出版博物馆》,2017年第2期。
2. 一个五四青年的失败,《方圆》,2012年第18期。
3. 在回到震区的路上,《热风学术》第2辑,2009年。
4. 文化与文学的双重探索——评张伯存《文化症候与文学精神》,《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》,2008年第6期。
新媒体:
1. 邱雪松评《王伯祥日记》︱出版人的“朋友圈”;上海书评·澎湃,2020年6月10日
2. 莎士比亚译者傅光明:没准儿在“坏”上,我跟莎翁“臭味相投”,“腾讯网”,2019年2月19日。
主持策划:
1.开明书店与民国文化,(台湾)《民国文学与文化研究集刊》,2018年第4期。
主持科研项目:
1.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:《开明书店〈中学生〉研究(1930—1953)》,2019年。
2.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:《开明书店史论》,2011年,等级“良好”。
3. 教育部规划项目:《开明书店资料整理及研究》,2016年。
4. 重庆市社科项目:《开明书店资料汇编》,2017年。
5.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:《抗战诗歌与< 中学生>》,2014年。
6. 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中心项目:《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的联姻——以出版为中心的考察》,2011年。
7. 西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:《开明书店史料汇编》,2019年。
获奖:
1. 全国编辑出版学2019年度优秀论文。
2. 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2018年度优秀论文。
3. 重庆市中国现当代学会论文二等奖。
4. 首届“四川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”。
联系方式:
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邮编400715。
邮箱:qiuxuesong1981@foxmail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