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龙超副教授
发布时间2024-02-23 21:44:36     作者:    浏览次数: 次

       


童龙超,男,重庆黔江人。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2008年至2009年于西南民族大学任教。2009年8月调入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任教至今。现为副教授,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,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,“音乐文学历史与理论”方向硕士生导师。为本科生开设有《中国现代诗乐金曲赏析》等课程,为研究生开设有《文学与音乐关系研究》、《语文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》等课程。主要从事音乐文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。

主要论文:
1、《从受众角度看< 星光大道>节目的喜剧化策略》,载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10期。
2、《章士钊与< 新青年>初期的关系考察》,载《四川大学学报》2013年第1期。
3、《歌诗在诗歌与歌词之间》,载《宁夏大学学报》2012年第1期。
4、《论“格律化”与新诗的“歌诗化”》,载《人民音乐》2011年第8期。
5、《文字的与音符的:谈诗乐关系的起源和基础》,载《西南大学学报》2010年第6期。
6、《能歌的新诗》,载《光明日报》2010年11月12日。
7、《谈电影歌曲歌词创作的“解释性》,载《电影评介》2011年2月号。
8、《中国当代大学生诗歌与音乐接受现状比较分析》,载《大家》20011年2月号。
9、《体验的批评》,载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7期。
10、《历史的视野与五四文化激进主义的再认识》,载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》2009年第5期。
11、《“甲寅派”考辨》,载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2007年第6期。
12、《论巴金文学创作的“反地域文化”特征——兼谈对现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的反思》,载《南京社会科学》2007年第6期。
13、《五四时期人言人殊的“平民文学”》,载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07年第3期。
14、《阶级宿命论与“小资产阶级作家”》,载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07年第1期。
15、《概念的歧义与五四“平民文学”的争论》,载《云南社会科学》2007年第1期。
16、《乡土意识:乡土文学的“灵魂”》,载《江淮论坛》2006年第3期。
17、《对新诗传播形式转型的思考》,载《宁夏大学学报》2005年第2期。
18、《对诗歌定义“公式化”问题的反思》,载《贵州教育学院学报》)2005年第1期。
19、《“人的文学”:新文学的理论纲领》,载《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》)2003年第11期。


参编著作:
1、《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》,巴蜀书社2006年。
2、《多维视野中的鲁迅研究》,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。


参加课题:
1、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“中国现代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”。
2、主持2010年度重庆市文科基地重点项目“能歌的新诗”。
3、主持2009年度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“从《甲寅》月刊到《新青年》:中国新文学发生的政治文化路线”。


联系方式:
地址: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(400715)
E-mail:tlchxr@126.com